医院文化

“穷”不独善,“达”更兼济——记浦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英艺

时间:2016年02月02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赵英艺,从医10余年,2003年后到浦北人民医院参加工作,现任浦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对赵英艺来说,提高医术是终生的学习内容,而高尚的医德是作为医者的根本,换位思考是他对两者的概括。 

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英艺专访

心系病患 扎根心血管内科

凌晨三点,赵英艺刚刚做完最后一台手术,还将另一位病人亲自送回去;

早上七点,他已经起床,提前赶往医院,安排今天的日程;

早上八点,他开始带着“徒弟们”查房;

早上九点开始,他坐在一楼门诊心血管内科诊室,开始迎接病患,一直到中午下班;

下午两点,他已经准备好为第一个危重病人做手术……

这是浦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英艺一天的忙碌工作。

2003年之前,赵英艺还是浦北县一个小镇上小有名气的内科主任。因为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诊疗技术,病人口耳相传,赵英艺的病人也逐渐多起来,镇医院的营业额状况随之好转不少。但是他所在的镇医院条件较差、诊疗技术有限,而心血管疾病病患已经越来越多,原因也越来越复杂,镇医院的状况,根本不能满足自己学习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学到新近的知识技术,治好更多病患,赵英艺离开小镇医院。

2003年,赵英艺来到浦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工作。触动赵英艺的是,作为浦北县最大的医院,浦北人民医院在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技术上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心内科也只能治疗很少的疾病。这就意味着,如果有老百姓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这样需要在几十分钟内救治的疾病,就必须要到临县大医院抢救;但是浦北县就算是目前的交通条件,到临县最近的大医院,也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病人相当于“无可救药”!

在浦北县开展心血管内科诊疗新技术!赵英艺给自己定下一个坚定的目标,并带着这个强烈的心愿去进修学习。“有了这样的目的,感觉做什么都不累。”赵英艺说。进修期间,每天除了中午吃份快餐的时间,从早上到晚上,赵英艺几乎是呆在病房或者手术室里,学习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理论和参加临床诊疗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段“魔鬼式的训练”时光,让赵英艺的学有所成。进修归来,赵英艺已经带领科室初步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二尖瓣环球囊扩张术等新诊疗技术项目。

“这些诊疗技术,在三甲医院早就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很多二甲医院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待开展;尤其是在浦北,由于条件落后,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基本满足了整个县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需要。”对于目前科室的发展状况,赵英艺这样评论道。对于浦北县来说,这些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填补了诊疗技术为零的空白,浦北县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赵英艺还率先成立了高血压病科,成为浦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带头人。

                                                                                                                            

换位思考 医者仁心

每天早上轮到赵英艺坐门诊诊病的时候,都有30-40个病人。这些病人中,很多都是赵英艺认识的老病患,这些病患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慢性疾病,赵英艺开的药物处方能帮助他们很好地控制病情,很多病人就是冲着他来的,一些病人跟着他已将近78个年头。

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英艺专访

然而,从医这么多年,赵英艺坦诚:“我也曾经被病人骂过。”他回忆道,那时候,同一个病房里有两个病人,他们患上了同一种心血管疾病。然而,有一位病人经过赵英艺治疗后已经痊愈出院,但是另一位病人的病,却没有明显的好转。直观的差异让还没治愈的病人很急躁,当着赵英艺医生的面责怪道:“为什么你把他治好了我的没好!”一边质问一边责骂,根本听不进解释,赵英艺当时很无奈。

 “即使是同一种病,出现在不同病人的身上,治疗也很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赵英艺说,“病人对医生的期望都很高,以为只要到了医院有了医生就一定能治好。但是再高明的医生,也有很多失败的病例。这跟医术有关,更多时候和病患本身有关。”

虽然心里委屈难受,但赵英艺当时没有再据理力争。“若我是病人或他的家属,我也会把自己没法做到的寄托在医生身上。期望落空,自然难过,除了医生,还能怪谁?再一个,也许病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他不行;来这里的病人大多家庭贫困,治疗已经花费很大,要是再治不好,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很多时候只要换位思考,我就能理解病人和他们家属的心情,这时他们责骂我,也应该表示理解,也该反省,真正的原因自己知道就好,受下委屈算了。”反省之后,赵英艺默默的重新将两个病人的治疗情况、治疗过程和各自身体状况进行比较,找出治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天的时间几乎不是门诊就是在病房、手术台上度过,赵英艺基本上很难按时下班,常常还要提前上班,但是他每天将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精神奕奕,为此他调侃道:“如果我是病人,看到这么疲倦的医生,我自己也信不过他了……”

教学相长 学无止境

“这个病人的情况,你们有什么看法?”

早上八点半,赵英艺医生带着他的四个“徒弟”查房,看完一个病人的情况,出了病房,他翻着病况记录本,问道。病房通道上,四个年轻医生围着赵英艺,认真地和赵英艺讨论病人病情变化。其间,赵英艺利用这些现成病人例子给医生们讲解和传授心血管疾病诊疗技能。

由于受到技术、治疗方法的限制,心血管这样的疾病治疗没办法做确切的实验,只能通过临床的实践和观察,每天的带教查房,成了赵英艺医师给年轻医生们传授技术经验的最佳时期。赵英艺目前所带的年轻医生有四个,都是二十多岁,平时的培训,赵英艺注重培养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有时也要单独带教培训,一对一进行教授,以检测自己的教授成果。

“教他们的时候,也是自己学习的时候。”常常是年轻的医生给病人做治疗,赵英艺就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什么他能把病人治好了或病人治疗效果没起色,然后做出总结。

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是赵英艺医师都要挤出时间来看书。“这是补充新知识、了解新讯息最有效的方式。一年抽空听几次资深教授的讲座,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总结一年的新技术或知识,能快速接收到讯息,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赵英艺如是说。

新上任为心内科主任的赵英艺,感觉压力很大。一方面,他不只是作为一个医生,需要不断改进医术救治病人;另一方面,他还要负责管理科室的发展。“现在的病人越来越多,只有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必须要尽快培养年轻人。”在医院,每个科室医师一般都有三个,一个资历深的老医生、一个中年医生以及一个年轻的医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不仅有利于新旧知识、诊疗技术的交流传播。而目前,浦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赵英艺是唯一的主任级医生,才40出头,已经是整个科室最“老”的医生。

“我想毫无保留地将技术和经验都教给这些年轻人。希望他们能超过自己,有人能接替自己,让我有更多时间进行科研。”

 

对话

浦医之窗:科室是否有开通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

赵英艺医生:虽然没有明文说开通,但是实际上是存在的。若遇上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疾病,必须得立即抢救,哪怕是半夜。所以,一般遇到这样的病人,医生就要出诊。

 

浦医之窗:您是浦北县心血管内科诊疗新技术开展的带头人,有这样的成就,您有何感想?

赵英艺医师:这只是我该做的分内的事情,算不上是成就;而且这些技术,在其他三甲医院都已经普遍开展,我只是将把学到的应用而已。在治疗、治疗方案方面,我们已经基本和三甲医院没有多大差距,新技术、药物治疗等方面我们都做得很好。我们的目标是向前,做得更好。

 

浦医之窗:心血管内科诊疗新技术的开展,您认为有什么意义。

赵英艺医师:这个意义很大。

首先,浦北县是偏远山区,交通很不便利。这几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要是碰上心肌梗死这样的急性心血管疾病,需要在短时间内抢救病人;如果浦北县没有这样的诊疗技术,即使到最近临县大医院救治,也需要两三个钟头的路程,根本是来不及的。所以开展这些新技术,意义重大,能在短时间内抢救病人,争取时间,满足浦北县人民就地看病的需求。

其次,最实在的意义就是,在本地看病,持有新农合卡就能享受70%的报销比例;而如果是外地,只能报销30%或更少。浦北县老百姓的经济状况一般般,很多处在贫困状况,能减少看病费用,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天大的事情,能减轻他们很多负担和压力。

 

浦医之窗:未来几年,对科室和自己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赵英艺医生: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以前一年只有几例心血管病,现在一个月都是好几十例。有时一天三四台手术,每次都是两小时以上,感觉压力特别大,不是一个人能完全应付得了的,所以年轻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希望5年之内,本科室、全院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服务环境都全面提高改善,实现实质性飞跃发展。对于我自己,把我自己所有的技能传教给年轻的医生们,让他们能顶起一片天,培养更多人才。技术不能只是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人才充足了,我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科研,总结经验,跨步向前。

 

浦医之窗:您认为一个医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赵英艺医生:做人第一,对医生来说医德显得非常重要。要常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上去看待医生,我们就能发现病人对我们的期待和感受,鞭策自己要有医德,提高医术。

医术自然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做医生这行,要做到老学到老,能快速学习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要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

 

上一篇:2015 庆“五•一”职工文艺汇演
下一篇:工会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